1)24小试_剑破诸天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魏晋南北朝时期,武风盛行,尤其士人也加入了剑士的行列,文人以佩剑为风雅。有了佩剑就有剑击,有了剑击,就有输赢,为了确定输赢就有规则,有了规则就形成一些比赛,因此,朝堂之上与民间乡里逐渐约定成俗了一些剑赛。国家举办的称为武士比武,也称剑士比武,根据举办层次的不同,分为国赛、州赛、郡赛和县赛。国赛的获奖者根据名次分为金剑武士、银剑武士和铜剑武士,州赛的获奖者包括州赛金剑和州赛银剑,郡赛的获奖者称为郡赛银剑和郡赛铜剑,县赛的获奖者称为县赛铜剑。而民间和县乡组织的比赛称为武生比赛,一般获奖者成为黄巾/带武生、白巾/银带武生和青巾/带武生。武生比赛的年龄和实力都相差一个层次,常常成为武士比武的预选赛,或资格赛。两者的比赛规则也不同,武士比赛通常是三局五分制和一局五分制,而武生的比赛通常按官办和民办分一局三分制和一局一分制。

  由于人们对剑士或武生比赛的热衷,后来使得江湖之上与庙堂之中都极大的关注。江湖上的关注,演变成江湖人士的武林论剑的参赛名额与武士比武的成绩挂钩。而朝廷的关注,最终改变了武官的选拔制度,即由南北朝之前的中正制、荐举制,演变成隋唐之后的科举制。同时还规定只有获得剑士名次的人才允许佩戴宝剑,并按比赛成绩配发对应颜色的剑穗,没有名次的人只允许佩戴班剑。同样只有获得武生名次的人才允许佩戴班剑,并按比赛成绩配发对应颜色的头巾,没有取得名次并且没有戴冠的少年,连班剑都不允许佩戴。

  孙云他们师兄弟头上都带着武生巾,孙云、李辰和吴坚都是黄色,杨炯和王先是白色,田俪戴的是青色。所以人们一眼就知道,田俪最好的成绩是县乡的武生比赛得过第三名。因为每届比赛,第一名只有一个,第二名二个,第三名要三四个以上,因此很不值钱。

  昙任出场本来是冲着孙云挑战的,因为孙云一看就面容比较老成、岁数最大,刚才自报家门也是大师兄,因此他当仁不让就想和孙云比武,不曾想田俪自告奋勇先杀了上来。昙任一看田俪,岁数最小、是个女生、而且还是个青巾武生,心想:不用问她是来打前站的,我们这边今天一共才来了四个人,你们小弟兄有六个人。你们首先想用田忌赛马的战术来战自己,就是想用最不厉害的小女孩把自己换掉,如果自己不下场,你们就改用车轮战术把自己累到打败为止,想的挺美呀,我今天就不下场,我到底看看你们谁能把我打败。不过,昙现转念又一想,也不好说,刚才田俪他们已经看到我们的比武了,如果武艺平平,不敢上来挑战,既然敢来,应该

  请收藏:https://m.lrxs8.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