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1513章 弄不好就深陷泥潭_重生之改天换地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四方协议,这就已经是十分难得的了,要他们再继续帮助班达齐拖延自己的政治进程,那是谁也不会干的事情。

  眼看到帝汶岛的政治斗争即将见到胜利的曙光,哈桑罗迪急了,他不急不行,一旦帝汶岛的政治进程得以顺利结束,千岛之国压力剧减的情况下,班达齐的事情就极可能被无限期拖延下去,政治的事,有时候就怕拖,拖着拖着就不了了之了,至于那什么协议,是沒有任何约束力的,随时有被撕毁的危险,只有真正进行了全民公决之后,情势才会在全民和国际社会的压力下不可挡。

  想当年,联合国早就通过了同意巴拉斯坦的建国决议,可是,半个世纪过去了,到今天,他们连一个联合国的观察员国地位都沒有拿到,这就是被拖的后果,甚至于越拖后面的形势越复杂,对国际事务不算陌生的哈桑.罗迪当然会急,他可不希望落得和巴拉斯坦一样的命运,真那样的话,他就算平安到死,也见不到梦寐以求的那一天。

  现在手里拿着签署了几个月的四方协议,哈桑.罗迪很是焦躁不安,心情已经从两三个月前的兴奋变成了现在的惴惴和患得患失,四方协议中的两方,也就是千岛之国和联合国是帝汶岛和澳洲帮助做的工作,而尼德兰和狮城,则是哈桑.罗迪费了九牛二虎之力才拉进來的。

  班达齐地区在本世纪四十年代之前都是尼德兰的殖民地,虽然尼德兰已经从这个地区撤出去半个多世纪了,可是一些影响力依然存在,尤其是尼德兰即便沒有了往昔的荣光,也希望从这件事情上发挥自己的国际影响力,在哈桑.罗迪他们在国际社会上广做宣传的推动以及哈桑.罗迪反复游说之下,尼德兰这才愿意出这个头。

  从自由思想的角度來说,欧洲国家,尤其是欧洲小国往往是走在前列的,他们已经沒有国力参与世界政权的竞争,而曾经又是世界强国,只不过他们的版图在第一次世界大战和第二次世界大战的冲击下,凋敝得不复存在,这些国家的国民也是骄傲的,毕竟他们曾经辉煌过,绚烂过,虽然要恢复过去已经几乎不可能,但是民众的心中始终还有一股子自豪感,其他大国参与国际事务,发挥自己的影响力主要靠的是经济和军事实力,而这些效果现在也另辟蹊径,他们靠的是一种自认为走在世界前列的思想。

  大多数的欧洲小国都有一个共性,那就是幸福指数比较高,人民安居乐业,根据马斯洛的需求层次理论,当一个人衣食无忧,安全需要和归属感都得到满足的情况下,就会寻求尊重和自我实现,这些欧洲国家其实就是希望能够通过这种思想途径获得外界的持续尊重以及他们的自我实现,因此我们可以看到,很多国际调停都是有

  请收藏:https://m.lrxs8.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