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1035章 朕决定的没商量_锦衣状元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反对:“陛下,不可!万万不可!”

  朱四道:“朕知道,杨卿家你肯定不同意,会说朱敬道尚且年少,入朝时间还有他的资历,都不足以让其担当此重任,但朕却觉得他能力出众,在朝中独树一帜……朕不打算听你们是否有更好的人选,就这么定下来吧!”

  行就行,不行也要强上。

  朕不跟你们玩廷推那一套,知道你们对朱浩有偏见,还让你们公开议论,那岂不是说朕连用人的权力都没有?那到底谁才是皇帝?

  这次杨一清只是出来抗争一下,表明态度,便退了回去。

  费宏走列道:“陛下,敢问这翰林学士,有何讲究呢?”

  别人都以为他作为首辅是站出来反对的,结果他却只是问问,这个翰林学士有什么讲究,意思是,让朱浩当掌院学士?还是当詹事府詹事?再或者是新增加的议礼翰林学士?至于其承担的差事,是负责草拟诰敕,还是建言和管理翰林院的日常运作?

  总归要有个说法。

  朱四道:“朕准备让他来做掌院翰林学士,詹事府也交给他,至于议礼之事嘛……朕打算交给另外一人。”

  若是朱四提出让朱浩当议礼翰林学士,或许遭遇到的反对声音不会太多,毕竟先前已有黄瓒、唐寅和张璁三个例子。

  这三人在议礼翰林学士的位置上,并没有掀起什么波澜,别人会觉得,把朱浩提到这个位子上并无不可。

  但现在皇帝直接让朱浩管理詹事府和翰林院,这就有点把职权无限放大的意思,而且先前皇帝的意思是正职的礼部右侍郎仍旧归属朱浩,并非是挂职。

  这也就意味着,朱浩同时负责翰林院、詹事府和礼部的差事。

  虽然之前有官员会这般身兼数职,但其中有些职位乃虚衔,这次朱浩可是以实职担当。

  杨一清闭上眼,懒得出列说什么。

  很明显,皇帝有扶持亲信对抗文臣的意思。

  你们不是说,朕让朱浩同时担当礼部右侍郎和工部左侍郎不合规矩吗?那朕就找个合规矩的来。

  而且让朱浩当翰林学士,担当的差事比之前还要重要,就问你们这次还能拿什么理由来反对朕?

  费宏只是出来问了一句,得到答案后,居然就退回朝班。

  意思是……他也不反对?

  这下许多官员站不住了。

  吏部尚书之前反对朝廷重用朱浩,这次却只出来虚晃一枪,就不说话了?

  内阁首辅更加过分,只出来问了一句,然后就再也不提了。

  朝廷要乱套了吗?

  朱四问一旁的张佐:“眼下朱学士在何处?”

  言外之意,朕已经不用跟你们商量了,他已经是翰林学士了。

  不过也有另外一层意思,朱浩本来就是侍读学士,难道侍读学士不是学士?

  张佐道:“朱学士平时在家修书,平时多问及有关礼法之事,并不在衙中办差。”

  这是

  请收藏:https://m.lrxs8.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