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862 时移世易_奋斗在苏俄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志身上神性的消失,只是因为他所推动、所尊奉的那一套理论,已经不再符合联盟以及苏联人的诉求了。

  试想,如果斯大林同志在卫国战争结束之后,不,准确的说,是在联盟的第一枚核弹试爆成功之后,便急流勇退,将手中的权力交给下一代的执政者,自己舒舒服服的躲个清闲,去找个地方养老,那么,若干年之后,苏联人对他的评价又将是什么样的?

  是的,时代变了,人的思想就得跟着变,而由人的思想所制定出来的政策,同样也得跟着变,正所谓“变则通,通则久”,不就是这个道理?

  在维克托看来,联盟的大政方针其实从联盟第一枚核弹试爆成功之后,就应该在一定程度上做出转变了,因为随着联盟拥有了属于自己的核武器,苏美之间直接爆发战争的几率,便已经无限缩小了,而在当前的国际形势下,除了美国之外,就再没有哪个国家干预直接入侵联盟了,这一点与卫国战争之前的局面是截然不同的。

  试想一下,在当前的国际形势下,英国也好,法国也好,乃至于日本、波兰、德国,这些曾经干涉过联盟革命的国家,还有能力再挑起与联盟之间的战争吗?不是维克托过度自信,在当前的形势下,就算联盟主动在地中海击沉了一艘英国舰船,估计伦敦也不敢直接向联盟宣战,他们更多的,只会是表达各种抗议情绪,并向他们的美国爸爸哭诉。

  所以说,在核平衡的前提下,联盟的外部环境其实还是以和平为主的,各种形式的对抗,也必然会集中在其它领域,而不会直接反馈到军事冲突上。

  同样的道理,在联盟内部,以叛乱形势展现出来的军事威胁,其实出现的几率也非常小了。维克托认为,联盟的核心领导层其实搞错了一个概念,那就是将民族主义分子所搞出来的叛乱,与旨在推翻苏维埃政权所发动武装叛乱画上了等号,但事实是,这两种叛乱在性质上完全不同。

  民族主义分子所挑动的叛乱,其目的是旨在分裂联盟,或者说,是为了将某个地区或是某个加盟共和国,从联盟的政治版图中分离出去,他们其实对推翻联盟的苏维埃政权不感兴趣,同时,也没有那个能力。而旨在推翻苏维埃政权的武装叛乱,对联盟来说,其实才是威胁性最大的。

  原文来>自>于塔&读>.小说。APP<,。更多免-。~费。好书请下.-。载塔&读小.说&^A^^^PP。

  当前,在联盟范围内,谋求分裂的民族主义叛乱还零星存在着,尤其是在外高加索、波罗的海沿岸以及喀尔巴仟地区,但旨在推翻联盟苏维埃政权的武装叛乱,却是根本不存在了。

  不要以为这样的认知毫无意义,实际上,只要认清了这一点,就能得出一个结论,即:随着卫国战争的胜利,以及过去三十年来,联盟在经济建设方面所取得的巨大成绩显现出来,苏联人从总体而言,对联盟当前的制度以及现状是比较满意的。再考虑到资产阶级和地主阶层,已经在联盟范围内被消灭了长达三十年,若是不考虑那些间谍和受西方国家支配的破坏分子,那么联盟中想要推翻苏维埃政权的叛乱势力,其实已经没有了生存的土壤和空间。

  请收藏:https://m.lrxs8.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