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596 大国_奋斗在苏俄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座大街,过去两年里,他们在这条大街上建起了一片使馆建筑群,安全性比过去的大使馆提高了许多。

  至于萨阿达巴德宫,则是伊朗国王巴列维的住所,这位日子过得栖栖遑遑的国王,平素就住在这处宫殿里,而且鲜少出门。

  在卫国战争期间,因为伊朗与德国人眉来眼去的,态度暧昧,因此,在一九四一年的时候,英苏两国共同出兵,分南北两片,对伊朗实施了占领,当时,英苏与德黑兰签订了协议,承诺在战争结束之后,英苏两国就会从伊朗撤军,从而保障伊朗的独立。

  现在,战争已经结束了,英国人表面上遵从协议,撤出了伊朗,但他们却依旧牢牢控制着伊朗的经济命脉,尤其是牢牢把控着伊朗的海关,可以说,伊朗进口什么东西,收取多少关税,都是由英国人说了算的。最重要的一点是,伊朗现有的主要油田,基本上都在英国人的手里控制着。

  同样是在过去几年的时间里,联盟一直在不断增加常驻伊朗的兵力,毕竟从地缘政治的角度来考虑,伊朗对联盟的“南下政策”太关键了,到目前为止,联盟常驻伊朗的部队规模,已经超过了二十万,除此之外,还间接控制了库尔德斯坦共和国与阿塞拜疆共和国这两个少数民族区域。在这样的局面下,联盟当然不甘心遵从战前的决议,老老实实将部队从伊朗境内撤回国。

  就为了这件事,巴列维国王在过去几个月的时间里,已经向莫斯科递交了三份照会了,就是要求联盟遵守约定,从伊朗境内撤军。

  当然,德黑兰的态度对莫斯科构不成任何影响,斯大林同志也不可能将巴列维的几份照会放在心上,但真正的问题在于,英国人始终将伊朗看做他们的势力范围,因此,当联盟明确不准备从伊朗撤兵的时候,英国人也跟着跳了出来,在刚刚成立的联合国内大肆指责联盟背信弃义。

  如果英国人自身站的正,这么跳出来义正言辞的指责联盟,还算是说的过去,关键是它自己的根脚都不正,联盟怎么可能任由它指着自己鼻子唾骂?于是,就在一周前的联合国大会上,联盟摔出一份一九二一年与伊朗政府签订的一份协约,同时摔出去的,还有几封礼萨汗与李维诺夫同志往来的信函。

  在一九二一年联盟与伊朗签订的协议中,明确规定:一旦伊朗遭受别国侵略,并且威胁到了联盟的安全,那么联盟可以出兵伊朗。

  而在礼萨汗与李维诺夫同志往来的信函中,作为伊朗曾经的国王,礼萨汗在一九四一年初的时候,就曾经向联盟寻求过帮助,他在那个时候就认为自己的人身安全已经受到了威胁,英国人正在策动一场对他的暗杀行动,以报复他在石油收入分配额度方面所做出的调整。

  当时,礼萨汗刚刚采取强制措施,提高了伊朗在与英国分配石油收益时所占有的额度。在此之前,英国人控制着伊朗的石油贸易,他们从伊朗的油田拿走石油,卖掉之后再与伊朗分成,英国人拿走收益的百分之八十四,伊朗人只能得到百分之十六,而礼萨汗则将伊朗获取的比例从百分之十六,提高到了百分之二十,于是英国人就容不下他了。

  请收藏:https://m.lrxs8.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