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520 如何破局_奋斗在苏俄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是不会出问题的,毕竟该项任命是由莫斯科做出的,除非是有谁想给自己找不自在,才会针锋相对的提出反对意见。

  而在人事任命问题上,中央委员会确定了谢格扎市、灭德维日果尔斯克、白海城以及孔多波加四个城市的市委第一书记人选;确定了共和国监察委员会新一任检察长的人选,确定了共和国对外金属贸易商会主席的人选等等等等,作为共和国新任的中央委员会第一书记,维克托没有在这些人选的问题提出自己的意见,而是认可了包括库西宁同志等人提出的推荐人选。

  至于战后重建的工作安排问题,中央委员会的会议最终也没有拿出一个确切的方案来,其原因就是这项工作涉及到了一个预算的拨付问题和资源的调配问题。

  如今,联盟的战后重建委员会是归属在人民委员会之下的机构,其预算的分拨受到了国家计委的制约,换句话说,卡累利阿-芬兰共和国能够拿到多少战后重建拨款,也是由联盟战后重建委员会决定的。

  联盟在战争期间受到的损失很大,现在的财政能力自然也非常有限,因此,实际拨付给各个州、加盟共和国的重建资金,也不可能有多么的充足,而卡累利阿-芬兰共和国在拿到这笔钱之后,自然也需要统筹安排,考虑优先向哪个城市、地区做倾斜。

  整个卡累利阿地区,大大小小的城市有几十个,每个城市在过去几年的战争中都蒙受了大小不同的损失,因此,每个城市、地区的负责人,都在盯着这笔资金的划拨,如果可能的话,谁都想要多拿一点,多占一些,而为了实现这个目的,也都在找关系、寻门路。

  就这样,整个中央委员会的会议上,根本达不成统一意见,同样一个方案,有人赞成就会有人反对,而且不管是正方还是反方,理由都是同样的充分。

  当然,维克托也知道,之所以会出现这样的局面,有一个因素不能不去考虑,那就是他这个共和国的第一书记还没能树立起个人的威信来,那些在会议上吵吵嚷嚷的委员们,要嘛是看他年轻没把他放在眼里,要嘛就是在试探,试探他的立场和倾向,同时,也是在试探他的底线。

  维克托还知道,作为一个“老卡累利阿”,在本地区威望甚高的库西宁同志,也在保持着观望的态度,人家在等着看他到底有什么本事,如果他没有能力解决眼下的问题,在一定程度上树立起个人威信,打开局面,那么库西宁同志也没有必要同他合作了,人家可以直接把他架空,至不济,人家也可以选择在双方的合作中,稳稳压他一头,让他彻底沦为从属的角色。

  合作只会存在于实力相当的两个人之间,这一点到任何时候都不会改变。

  维克托对共和国中央委员会内存在的问题,并没有急于下手或是做出表态,这也不是急躁就能解决的问题,越是在这种时候,耐性和冷静就显得越是重要。

  请收藏:https://m.lrxs8.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