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953 重返莫斯科_奋斗在苏俄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上走了联合企业这条路,至于说这条路具体是怎么走的,他却不甚了了。

  也正因为自己对联合企业这条路缺乏了解,维克托才没有积极在全联盟范围内推动这项改革,更多的,他还是希望能够将问题拿出来讨论,以集体领导制的原则来决定最终的选择。

  萨布罗夫同志以莫斯科汽车制造厂为例,认为联合企业制度是存在缺陷的,不应该在全联盟范围内推广,而维克托就真的对莫斯科汽车制造厂展开了一番调研,结果,有些讽刺的是,就在这个节骨眼上,莫斯科汽车制造厂退出了402型轿车,目前,这款车在整个东欧地区都大受好评,很明显,萨布罗夫同志所掌握的信息有些过时了。

  莫斯科人轿车在暴雨中拐上红场,驶过列宁墓之后,在斯巴斯克塔楼处拐入了克里姆林宫。

  暴雨将老旧的克里姆林宫冲刷一新,就连石板路都被雨水洗成了墨色。

  轿车内,维克托突然感觉到一阵悸动,他下意识的将手中文件合起来,扭头朝落满雨水的车窗外看过去。

  首发&:塔>-读小说

  就在路边的不远处,那栋熟悉的白色小楼依旧伫立在雨中,这么一场暴雨,也未能给它带来丝毫的新意,它依旧是那么孤零零的立在那儿,像是一堵正在岁月中风化的残墙。

  就在去年岁末的时候,中央主席团经过讨论投票,最终确定了这栋白色小楼的命运。马林科夫同志提议将它改建为斯大林同志纪念馆的想法,被主席团否决,而赫鲁晓夫同志提出的,将白色小楼拆除,并在原址上修建克里姆林宫大礼堂的提议,则得到了主席团成员们的认可。换句话说,这栋斯大林同志工作并生活了近二十多年的建筑,即将在未来的某个时间段里被拆除掉了。

  莫斯科人轿车没有在小楼前做任何停留,就那么缓缓地从甬路上驶过去,径直去往教堂广场的方向。

  在斯大林同志去世之后,作为继任者的马林科夫同志,拒绝了前往白色小楼办公的建议,他甚至都不想将办公室搬到克里姆林宫里来,直到五三年的时候,他才正式将自己的办公地点从莫斯科电影制片厂大街,搬迁到克里姆林宫的参议院大厦。此后不久,克里姆林宫内的各个办公室又做了重新调整,包括维克托在内的主要中央领导人,都分到了属于自己的办公室。

  维克托在克里姆林宫参议院大厦中的办公室,与马林科夫同志的办公室在同一个楼层,区别就是一个在同一条走廊的最东侧,而另一个则是在同一条走廊的最西侧。当然,就像之前所说的,在过去五年时间里,维克托返回莫斯科的次数非常有限,他的办公室也基本是空着的,只有索菲亚时不时过来替他打扫一下。

  作为负责中央主席团部分工作的重要机构,中央主席团办公厅也被安排在了参议院大厦,因此,索菲亚平素也是在这里办公的。

  车子直接停到了参议院大厦的楼前,担心维克托淋雨,瓦连卡在车子停下来的第一时间,便抢先推门下车,从车后绕了半圈,将一柄雨伞撑在了车子右侧的后门边上。

  从车厢内钻出来,维克托仰头看了看面前的大厦,不自觉的长嘘一口气。

  请收藏:https://m.lrxs8.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