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一百一十四章 挑拨离间(1)_大宋帝王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殿下,辽国使者,已经到澶州了……”刘永年将一份公文,送到赵昕手里:“此乃四方馆送来的,辽国正使与副使的档案……”大宋四方馆,就是大宋的cia,专门做的就是刺探敌国情报,渗透敌国内部的活。

  而通常,每有辽使前来,四方馆都要照例将辽使上下查清楚,好给朝堂如何应对使团,做些参考。

  赵昕将公文拿在手里,看了一遍,就笑了起来:“辽人这次居然派了一位翰林来……”

  “看来,去年富彦国给辽人留下了深刻印象啊!”

  从四方馆的报告来看,这一次辽国正使,依旧是大宋人民的老朋友,其北院宣徽使萧英,其契丹名叫萧特未。

  看名字就知道,这是一个辽国后族奚族的精英。

  说起来,辽国的体制是很有意思的。

  经过前一代辽主耶律隆续的改革后,如今的辽国,在正治和国家构架上,逐渐大宋化。

  譬如,他们的丞相也要挂中书门下平章事的头衔,其掌兵的机构也叫枢密院,也用科举取士,也用差遣除授制度来升迁任免官员。

  除了辽主依然遵循着捺钵传统,四季带着他的宫帐军游走在大辽帝国辽阔的疆土上外,其他貌似都和大宋没有什么太大差别。

  但实际上,赵昕知道,辽国迄今,在其统治集团的最高层,依然实行着一国两制。

  南面官和北面官的平衡,辽人一直把握的很好。

  其军权,始终被契丹人和奚人握在手里,就是最佳证据。

  当然了,今天的契丹和奚族贵族,早已经彻底汉化。

  就如这位北院宣徽使萧英,就是一位纯正的儒生。

  人家甚至可以和富弼这样的大宋顶级文人,谈论经义,吟诗作赋。

  萧英和富弼的友谊,甚至在其后数十年,丝毫未减。

  两人常常书信往来,谈论诗赋,交流在文学上的心得。

  但比起萧英,赵昕更在乎那位叫刘六符的林牙。

  所谓林牙,就是翰林学士的契丹语音译,正人八经的科举进士头三甲才能做的职位。

  赵昕对此人,印象很深。

  主要是在赵昕的前世,他掌权的时候,恰逢这个如今的林牙,已经贵为辽国三司使,总领大辽内外经济、商贸。

  其在任期间,大力改革了辽国官营经济的弊端,为辽主后来的东征大业,奠定了坚实的物质基础。

  也算是一个经世致用之臣了。

  当然了,既然是经世致用之臣,那其同义词,就是这个人爱财。

  换而言之,是一个贪官。

  贪官好啊!

  赵昕摩挲了一下双手,就对刘永年道:“契丹副使,与爱卿还是本家呢!”

  “待契丹使团至,爱卿不妨和这位林牙多走动走动……”

  宋辽往来,互相威逼利诱,都是常规操作。

  金弹银弹侵蚀,自然也就司空见惯了。

  “这……”刘永年犹豫起来:“契丹人会给臣这个

  请收藏:https://m.lrxs8.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