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三十八章 误打误撞_明梦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这一次的大明人民钱庄执行的新政策让许多次小型工厂,商队等如雨后春笋一般出现在华夏的大地上,更是让市场出现了兑换金银的风潮。

  南方的商人,建文帝的后人想趁机捞一把的时候,才发现自己掉进了一个大漩涡里。

  本来前一段时间在发现建文帝的后人在趁机抬高铜币价格的时候,朱舜就顺势坑了他们一把,一边让政府下令一系列控制铜币价格的政策,并且登报告诉百姓,一个月后铜币将不再成为大明的法定货币,这让民间的铜币大量涌进市场,打压了铜币价格的同时,朱舜也趁机回收了大量的铜钱。

  为了赚一波快钱,朱舜更是暗中出手了大量的铜币,在铜币价格最高的时候,他赚了近百万龙币,如果按照米价换算成后世的货币,朱舜这一手就赚了近五亿,大大的缓解了他的财政压力,同时后期情报部门更是联合武装巡捕查处了几个私藏铜币的仓库,不仅把没让这些铜币流出大明北方,还抓获了一大批奸细。

  美中不足的是,建文帝的后人并没有被抓获,最大的线索断了,让朱舜也是头疼不已。

  这一次大明人民商业钱庄大量放款,让一些人看到了希望,所以贪婪成性的士大夫阶层,以及一部分不甘心的地主伸出了罪恶的双手。

  为了防止他们骗钱,以及一些技术外流,这一次朱舜不仅派出了大量的情报人员,更是让武装巡捕、督察院、巡捕等联合行动。

  一边严格审查他们的贷款资格,一边还出.台了一系列政策,比如办厂的必须在特定的区域,开矿的更是审查严格。

  不影响环境,缴纳高额保证金,安全措施,工人薪酬待遇,污染方面治理,缴纳高额的税务等组合拳之下,让一些瞄准矿山的地主阶层和南方的士大夫们望而却步。

  原始资本的积累是血腥的,但是朱舜不希望这些血出在老百姓身上,这一手就是为了给那些地主以及贪得无厌的士大夫们放放血。

  食品加工厂,制衣厂,砖瓦厂,水泥厂等一系列工厂密密麻麻的出现在了大明的北方,同时考虑到可持续发展和有序竞争,政务院根据朱舜的指示派出了大量的人员对大明进行了全方位的排查,为这一次的开厂热潮平稳有序进行提供了强有力的保障。

  “这个人有魄力,姓牛名八文,恩,家里很有钱,眼光也很毒辣。”

  朱舜拿着一份名录看着仅有的几个人,有些无奈也有些高兴。

  工商业的发展是相辅相成的,只要工业发达了商业自然而然的就会繁荣起来,但是工业分为重工业和轻工业,朱舜最想看到的是重工业的蓬勃发展,因为重工业是一个国家的根基。

  但是相比于重工业,轻工业投资少,见效快,利润也不算低,所以现在大多数人都是投资轻工业,

  请收藏:https://m.lrxs8.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