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一零一章 陕西诡异的开端_明梦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士兵或者说武人更加合适一些,古语有云,侠以武犯禁,所以历朝历代对于武人都很警惕,特别自宋太祖杯酒释兵权以来,武人的地位就低的不能再低了,可你们看看自宋朝以来,华夏安定过吗?可是你们知道吗?侠以武犯禁前面还有半句,那就是儒以文乱法。”

  “现在的党政就是儒以文乱法活生生例子,按照他们的那一套说法,武人不可信,这就造成了现在大明边关的危机,但是延伸出去,文人也不可信,就像宋朝时期秦桧那样,造成的后果就是宋朝亡了,那么这些人都不能用了,是吗?”

  看到几女若有所思的样子,朱舜轻笑一声继续说道。

  “这就牵涉到了用人哲学,回到最初的出发点,李白说过的天生我材必有用,还有就是我为什么把张溥安排到了谏议院,那就是人尽其用,各司其职,武人就要保家卫国,文人就要教化天下,农民就要养育万民,工匠就要便利万物,商人就要流通世界,这就是人尽其用,各司其职。”

  “什么事情都有两面性,事情也不是非黑即白,用对了人,就算十恶不赦的人,也是伟大的,用不对人,即使是圣人,也会遗祸无穷。”

  “韩非子曾记录过这样一个故事,说是鲁国有个士兵随同国君作战,每次都当“逃兵”,不去拼命,理由是自己家里有老父需要赡养,如果自己战死了,那老父就没人养活了。孔子认为这个人很懂“孝道”,于是对其进行赞赏,先不考虑这样做的对错,只评论这样做的后果,那就是鲁国形成了软弱的风气,所以鲁国亡了。”

  “这就是用人不对,如果当时的鲁国公不听信孔子的言论,用韩非子的理念来处罚那个士兵,将其斩首,那么鲁国还会形成软弱的风气吗?”

  “王爷,你拥护法家的理念?”

  听到这里,作为老师的杨晓飞就疑惑地问道。

  “呵呵,这个不是拥护的问题,而是用人不当的问题,法理之外还有人情,有些时候不能一概而论。”

  说到这里朱舜就想起后世闹得沸沸扬扬的扶人被讹事件,从人情的角度,扶人这件事是一个人发扬美德的体现,被讹就是道德的沦丧,但是从法律的角度来看,就是另外一种场景了。

  社会在进步,人类在发展,法理有时候就会跟不上时代的步伐,那么有时候就要考虑用另外一条准则了,那就是道德约束。

  “哦,我知道了。”

  杨晓飞实际上是偏向儒家的,这一点朱舜知道,但是怎么说呢,不是朱舜对儒家有意见,而是自宋朝以来许多文人打着儒家的名义给华夏带来了很大的伤害。

  “回到正题,还是说用人的问题,武人规范其行动,文人规范其言论,这样就会好很多,就比如士兵一样,他的职责就是保家卫国,如果出现

  请收藏:https://m.lrxs8.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