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53章 别跟老子玩虚的_文娱救世主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开发团队,也都看到了几年前《诛仙》商业化改造的成功,出手花了几笔钱,把YY文学某几个大神的某几部知名作品的改编权给买了。

  诚品影视这些兄弟单位购买IP改编权,或许真的是打算实打实拍电影拍电视剧的。

  然而后面有几家跟进的公司,吃相就不太好了。

  一会儿说是要做“IP经济”,什么“打造全生态爆款”,整了一堆资本炒作的概念。

  然后还有几部被买走IP改编权的作品,被那些二道贩子讲了一堆资本故事,拿当初《诛仙》的点击量和阅读人数,乃至后来《诛仙》网游的成功程度相提并论,说某某作品要是权生态打造完毕,绝对如何如何牛逼。

  会不会真牛逼暂且不知道,然而那几家涉事的影视和游戏制作公司的股价或者估值,却是实打实地升值了——2008年底,国内已经有电影制片公司上市了,游戏产业也有上市公司。

  对于那些近期有增资、增发新股打算的,或者是原始股股东大小非解禁后准备套现减持的,抑或是刚刚准备要IPO的,让公司股价涨那么几个点,可比拍一部电影或者做一款游戏骗到的钱多得多了。

  所以,买IP如果是为了讲资本故事的话,哪怕改编费本身亏了,那也是不打紧的。

  另一个世界,几年之后那些自掏腰包为自己电影刷票房数据造假的上市制片公司,打的就是这种念头:电影上实际亏钱不要紧,关键是让投资人以为你赚了。

  只要故事讲得好,PPT做得好,真相不重要。

  很多淳朴的码农,踏上工作岗位之后,都会发现最牛逼的开发工具绝不是C++、JAVA……或者别的什么。

  而是PPT。

  YY文学负责人,花了大约五分钟把前面这段背景,跟顾诚交代清楚。

  他正准备继续往下说时,顾诚已经反应过来是怎么回事儿了。

  “你不用说了,我懂了——因为改编权的价值量,是跟全社会的关注热度、作品流量有关系的,作品的付费订阅人数反而是小头,所以部分流量型写手,乃至他们背后改编权成交额KPI挂钩的编辑,希望公司帮忙数据造假,希望公司不要反盗版,让那些的‘百度搜索指数’提高几个数量级,然后卖IP的时候就能卖的贵一点——是不是这个意思?”

  面对顾诚咄咄逼人的逼问,YY文学的负责人额头微微见汗,艰难地承认:“确实……确实是这个情况……”

  顾诚不禁冷笑。

  原来都特么不是真心搞文学,是在讲资本故事呢。

  一个很简单的道理:

  一本大神的,在某点中文网或者YY文学上的付费平均订阅人数,可能是2万人,每月的主站分成收入可能是十几万。如果防了盗版,2万人有可能变成5万人——把3万原来很想看

  请收藏:https://m.lrxs8.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