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一六三章 诱敌香饵_春游曲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突厥部众接连受到李世民所率轻骑痛击,已对李渊的军队生出畏惧之心。

  始毕可汗见李渊深谙长孙晟用兵之道,心中也已生出恐惧,收到李渊送来的书信,他只得收束突厥部众,不敢再作南进。

  李渊在马邑期间,再未受到突厥袭扰,见边境已靖,他怕所辖州郡盗贼再起,就引兵重回晋阳。

  李渊返回晋阳之时,已是隋大业十三年十一月。

  当时叛军首领魏刀儿,在河北势力很大,聚众十几万人,其部下贼首甄翟儿率众两万多人,常常袭扰上党、西河两郡。

  盗贼有时聚集攻城,有时分散抢掠,地方鹰扬府无力应对。

  隋大业十三年十二月,杨广下诏,敕右骁卫将军唐国公李渊为太原留守,虎贲郎将王威、虎牙郎将高君雅为副留守,将太原、河东兵讨甄翟儿。

  接到杨广诏书,李渊并未立即召集太原文武官员商议,他在官署之中,先喊来李世民,问他对杨广的诏命有何看法。

  李世民认为,问题的关键是盗贼敢不敢应战。

  如果派出太原郡、河东郡大军进行征剿,盗贼不敢应战,必避往它处。

  数万官军,兴师动众,不可能跟在盗贼后面追剿。

  即使能够追上盗贼,但盗贼见不敌官军,就会散作小股藏入山中,数万官军找不到盗贼的足迹,就失去着力之处,这样就会劳师远征,却无功而返。

  李渊听了李世民的想法,与他有同样的顾虑,一时也未想出良策。

  李世民沉思了一会,对李渊道,“阿爷,何不用诱敌之策,诱而捕之。”

  李渊问李世民,“如何诱而捕之?”

  李世民道,“河北盗贼,实为流寇,没有根基,一切需用补充皆靠劫掠所得。劫掠一次只够用数日,需用不足之时,便会换一个地方劫掠。”

  “我们只需做一个大的诱饵,盗贼以为有利可图,便会聚众来抢,趁他们聚众来抢之时,我等就可一举歼之。”

  “但这个诱饵必须足够大,能够吊起盗贼的味口,他们才会聚起更的人。”

  “另外,官军还要示弱,让盗贼以为有机可乘。如果官军势大,盗贼便不敢来。”

  “因此,我们必须有以比盗贼少得多的兵力,击败比官军多几倍盗贼的准备。”

  李渊听后,以为此策甚好,便和李世民商议,制定了详细的剿贼方案。

  李世民与父亲商议完之后,回到自己院中,此时已到深夜。

  观音婢仍然未睡,一个人在炕上看书,在等着李世民。

  她见李世民这么晚才回来,而且是满脸兴奋,就好奇地问,

  “阿爷喊你何事?这么晚才回来,还一副神采飞扬的样子。”

  李世民脱鞋上炕,冲观音婢得意地一笑,“今日杨广下诏,敕命阿爷为太原留守,让他带兵剿匪。”

  观音婢以为李世民,是因为李渊被任命为太原留守而高兴,

  请收藏:https://m.lrxs8.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