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一百一十三章 发展,出兵助战_抗战惊雷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何况,低温蒸馏焦油加工液体燃料,可是目前的先进技术,一九三三年才投入实际生产,以德国技术最为发达。笔、趣、阁www。biquge。info

  而传奇故事中的传奇人物,获得德国德累斯顿大学工学博士学位的张大煜先生,只是在留学德国时注意到这项技术,并没有现成的经验可以借鉴,完全是千百次的研究、实验,然后东拼西凑、甚至是自制设备,才填补了国内空白,并追赶上了世界先进的步伐。

  同样的设备匮乏,同样的技术人员短缺,但杨天风也有着天独厚的优势,那就是现成的技术资料,甚至是超越当时科技水平的。当然,他不想敝帚自珍,而是要把这技术贡献出来,为抗战尽一份力,为国家、民族尽一份力。

  没错,只是尽一份力。因为,杨天风是一个人,没长两个脑袋(长两个也不够),也不会分身术。他的精力分薄于科技、军工,还有顶重要的军事,很多事情就只能写出资料,规划出正确的发展方向和步骤,百忙之中偶尔能书面或现场指导一下,大多的工作却要依靠下面人员的努力了。

  不要忘了,当时可是烽火硝烟的抗战时期,敌后根据地又不同于大后方。没有足够的军力,不能保证所设工厂的安全,那一切的建设成就都是暂时的,都是建在沙上的楼房。

  相对于杨天风的雄心壮志,战功和名声现在并不很重要,反倒是要尽量拖延日本人对他的重视,对三纵的注意,以免在他准备好之前招致大规模的报复。但又要显示出自己和三纵的价值,以得到各方物资和财力的援助,这就意味着要采取两面策略。

  基于这样的想法,之前生俘日军少将他没有宣扬,并要求国府保密、低调;此次缴获日军联队军旗,他也秘而不宣,把军旗藏匿起来,留待日后合适的时机。

  在当时国x军和抗日队伍都抢先报告战绩,甚至予以夸大,以提振民心士气的时候,这种做法明显给日军造成了一种错觉,认为金子联队的军旗已经被护旗官毁掉,他们自然也不会把这么丢脸的事情公之于众。

  再加上损兵折将,以及各地抗日武装的活动也日益增多,又时值冬季,鬼子在调兵遣将,巩固重要据点的防御,针对三纵的报复也就没有马上进行。

  从表面上看,三纵在东进作战后进入了休整期,虽然在根据地的边缘地带依然是小战不断,但大规模的行动短期内似乎不会有。而实际上,杨天风却在秘密地调兵遣将,进行针对性的强化训练,准备参加一场远离根据地的大战。

  …………

  历史车轮在滚动,抗战烽火在燃烧。

  一九三九年三月十七日拂晓,武汉周边的日军凭借其大量的汽车、舰船和优良的装备,迅速调动集结了第101、

  请收藏:https://m.lrxs8.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