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六百十二章 独霸市场_小军阀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果如宣传的一般。物又美,价又廉,还是国货。吴蕴初又根据用户对新产品难免疑虑的心理,将工厂厂址,特别是采用的原崭公诸于众。面里取的嘛,可以去看看,不会有毒!打消了某些人的疑虑,并澄清了某些别有用心者制造的典论,谁还犯傻不买味精去买味素?第一批生产的五百磅当即供不应求。

  “天厨”厂在诞生之后,不但没被汹涌而来的洋货冲垮,而且冲垮了洋货。

  由于成本、心理效应等竟争优势,逼得日本味刃素节节败退,难以招架,在多种洋货逞凶中,争了一口气,反败为胜!

  民国十年,“天厨”厂的年产量由初建的两千多公斤飞快地翻了两番多,达到了九千公斤。

  依靠大总龘统王恒岳和民国政府的暗中全力支持,日货更受抵制,本来无力与味精竞争的味素更趋颓萎,连南洋的华侨也弃日货味仍素,改用了国货味精,进入了“天厨”行列。

  佛手牌味精不但打入了南洋各国市场,而且很快就成了该市场的紧俏商品!…,

  在以后几年中,“天厨”厂的产量几乎是年年翻一番,到民国十三年起稍了近五番。

  事业如此之兴旺,经营如此之红火,莫说较那些艰苦挣扎的企业,就是当时的整个工商界也是很少见的。

  尽管产量大幅度成倍增长,仍是供不应求,而滞销于一隅犹如困兽的味素,由于无人问津,只急得经销商们如坐针毡,1陛惶不可终日。

  “天厨”就乘机派出人去私下里压价收购,再集中在一个亭子间里改换成味精的包装投放市场。

  日商多少年来都已惯于以居高临下的优势雄踞中国这个广大而优厚的市场,尽情地攫取,如今一旦被味精将其“味刃素”击得狼狈不堪,如何能不又急又气?气急之下,又采用了他们一贯的霸道野蛮手法,鸡蛋里挑骨头,硬是牵强附会地将天厨产品的名称“味精”说成是由他们曾做过的“味仍素”广告词中“调味精粉”中截取下来的,于是抓住这根稻草由日商铃本株式会社出面通过日本驻华大使馆向中国商标局提出了“抗议,”要求取消天厨厂味精商标的专用名注册,企图以此破坏味精的声誉。

  吴蕴初根本就不担心,因为他知道在他背后撑腰的是谁!

  不过为了在表面上应对日本人,他还是派出了营业经理王东园赴南京去打官司。

  王东园不愧公关老手,再加上大总龘统王恒岳的全力支持,这场官司打赢了。与气势咄咄逼人的日商打赢了官司,也是天厨的一次扬中华之威的贡献。

  民国十三年张逸云与吴蕴初决定将味精制作方法公开,以做好向欧美行销的准备,便决定向美、英、法等国申请专利,也取得了这个权利。

  这是我国化工业产品获得国际专利的首例,自也

  请收藏:https://m.lrxs8.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