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1886章 犯罪成本_警察系列1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杀人成本这个概念是国外一个经济学教授提出来的,在他看来,这个世界上似乎所有的事情都能跟经济挂上钩。

  当时的公开课上,不少人都觉得他说这话有点夸张,而且十分不契合实际。

  现场就有以为警察,当时举出了一个例子,就是他们警局,刚好有一个案子,凶手杀人之后抛尸到河里,随后警察在河边的一个酒吧里面,找到了嫌疑人,但是他有不在场证据。

  另外一个人却一点不在场证明都没有,生活节距的住在小公寓里面,这两个人现在都有嫌疑,可警方却没有办法最后确定这两个人究竟谁才是杀人凶手。

  这个难题被抛出之后,原本来听课的人还不是很多,竟然就因为这个问题出现之后,他公开课竟然变得异常火爆。

  不是因为别的,主要原因就是他竟然在公开课上,分析了两个人的收入情况之后,竟然直接点出了这个案子的真凶。

  经过核对之后,面对教授拿出的一份账目清单,凶手竟然承认了他作案的事实。

  其实原因很简单,这个教授完全是按照经济学账务清查入手,分析了两个人的收入情况,以及每个月的支出情况,两相比较之后,在对比这个杀人案所需要的成本之后,轻松的就将这个嫌疑人揪了出来。

  原理上其实并不是很难,不过是这种大量的数据计算,成了一个比较难以攻克的难题。

  不过有一点,丁凡还是承认的,那就是犯罪成本太低的案子,往往存在着大量的破绽。

  丁凡这一次通过这种手段,分析马路在这个案子中所占据的位置,很大程度上也属于是取巧了,毕竟马路这个人是没有收入的,他在外面乞讨每天最多也就是一两块钱,这些钱他还攒不下来,不然也不会有吃不上饭还要跟鲁大爷要饭的时候了。

  而死者郑南成,所需要的死亡成本就有点高了,至少子死者身上和周围燃烧的紫色火焰,这东西就不是他能搞定的。

  所以马路这个人根本就不可能有杀人的可能:“郑南成死亡之前,你在三楼睡觉吗?”

  马路看了丁凡一眼,有点紧张的点点头。

  不过很快有解释道:“之前我们是住在一起的,都在第二层,那两天闹了矛盾,所以我们分开了,当时我听到了楼下有声响,好像有人在笑,我以为他是不是疯了。”

  “他以前没有这么笑过,听上去就好像神经病一样,我当时也有点害怕,就从楼上下去看看。”

  “结果走到楼梯口的位置,发现下面有火光,我当时以为他要自杀,甚至想要跟我同归于尽,就偷偷看了一眼,发现他已经倒在地上了,身上全都是鲜血,还有一个穿着黑色衣服的男人就蹲在他的身边,双手沾满了鲜血,我当时没控制住脚下,两腿一软就摔了下去。”

  “那个男人一定是

  请收藏:https://m.lrxs8.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