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零三七 真是马上风而死?_刑侦大明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一定的香火钱的。

  这也是两厢情愿的事情。

  昨夜赵言志暴毙之后,赵府的家人连夜赶往庙中将棺材给抬了回来。虽说秦州城夜间也有宵禁,但作为堂堂一州判官的家人,自然是很有些特权的。

  正妻之外,赵言志还纳了不少房小妾,但却没多少子嗣,只有一子一女而已。只不过,此时这一子一女,却都没在灵堂之中,一问之下,却是这两人正在给其父殓尸。

  这是小殓。

  小殓乃是死者死后,给遗体穿上衣服,整理仪容。按照习俗,死者去世之后的第二日清晨进行小殓。

  此时在灵堂中主持的乃是老管事,老管事六十来岁了,头发胡子都是尽白,脸上有着深深的皱纹,此时正一脸的悲苦伤心。他眼圈儿红红的,瞧得出来,昨夜肯定是很哭了一阵儿。不过他是这一次葬礼的总管,是居中主持的人,谁都能乱他不能乱,是以还得硬撑着。

  过不多时,赵言志的一子一女便是披麻戴孝,进了灵堂。

  这位赵公子年岁不大,大约刚过弱冠之年,长的很是俊秀,只是脸色有些发青,眼眶也是发黑,脚步虚浮,多半是沉迷于酒色才会这样。而那位赵家小姐,姿色只能说是中人,一脸的悲悲戚戚,此时已经哭得梨花带雨。

  赵言志的遗体已经收拾停当,不过不是停在灵堂,而是停在后堂。

  要在后堂停上三日,才会大殓。大殓,就是指把尸体入棺。

  《礼记·问丧》中言道:“死三日而后殓。”这里的殓,指的就是大殓。

  魏思青作为众人的代表,也是作为整个州衙的代表,发言吊唁。文章写得情深意重,很是感人,用词也很考究雅致。虽然内容也就那些,但还是能看出来写这篇文章的人笔杆子是极好的。

  念完悼词,魏思青上灵前磕头,赵家的一儿一女磕头还礼,魏思青拱拱手,退了回来。而后,众人依次上前磕头,赵家子女回礼,若是辈分比他们高的,就拱拱手回礼。而像是闻安臣这种和他们辈分相同的,则是要在人家磕头的时候伸手搀扶一下。当然,只是虚扶,他们还是会把头磕下去,但这个样子要做出来。

  闻安臣很敏锐的发现,在第八个人去灵前磕头的时候,那位赵公子就已经流露出来极为不耐烦的神色,反倒是瞧着柔弱的赵家小姐,还在那里那里一丝不苟的磕头回礼。

  这一流程走完,魏思青便带着众人进入后堂,再看赵言志的遗体。

  这位昨日还谈笑风生的秦州城第三号人物,此时就安安静静的躺在后堂的一张木床上。床上铺着席子,赵言志身上衣物极为整齐,头发也是打理的一丝不苟,很是干净。在他死后,自然是有人为他擦身的。

  瞧见赵言志的遗体,不少人都是悲从中来,尤其是冯巡检等几个和赵言志关系极好的,此时都是铺在床前嚎啕大哭。他们一哭,那赵家小姐也是在一边不断垂泪,赵公子则是不耐烦的把头扭到一边去。

  闻安臣暗叹:“北周宇文赟在他父皇死后,曾经拍着棺材大骂你怎么才死,这位赵公子虽说到不了那个程度,也差不太多了。”

  闻安臣随在人群中进去,他的视线从赵言志脸上扫过,接着便是转开。但忽然,他感觉自己似乎忽略了什么,似乎就在刚才那一瞬间,有什么东西从心中一闪而过,他低头想了一会儿,却是怎么都想不起来。于是,闻安臣转过目光,死死的盯着赵言志的遗体看。

  此时他离得已经比较近了,也看的清楚一些,从他的角度,正好能看到赵言志的鼻孔。

  闻安臣心中如遭大锤重击,他知道自己心里为什么会有那种不对劲儿的感觉了。

  赵言志的鼻孔中,竟有一块儿血痂!

  血痂很小,若不是像闻安臣这般专门仔细的去看,绝对不会注意。

  \t

  。

  请收藏:https://m.lrxs8.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