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一二九 抵达蓟镇_刑侦大明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一直很高,而且越来越高,因为明朝的军事力量,一直在衰弱,面对北方的军事优势,也是越来越薄弱。

  在明朝前期,洪武大帝和永乐大帝,屡次挥兵北上,把北元给打的风崩离析,连一个帝国架子都无法勉力维持了,只能分化成鞑靼和瓦剌两个大势力。在这个时间段内,明朝对于北方的游牧民族,是一直处于攻势的。而土木堡之变中,五十万京营大军全军覆没,明朝军事力量受到了极大的摧折,北方防线一时空虚,甚至都被瓦剌给打到了北京城下。从此时起,明朝就已经对北方的游牧民族采取守势了。而既然要守,那么自然就要构建防线,越是到了明朝后期,大明的军事力量就越加软弱无力。而越是无力北上,就更是要时时刻刻的防着北方的游牧民族南下。

  于是蓟镇这个京城北大门的重要性就与日俱增。

  当初蓟镇核定兵员为八万多,而到了现在,兵员已经增长到了十二万多,战马数量也从两万多增加到了四万多。天下九镇,其中八个,兵员的数量都是不断减少,而惟有蓟镇,是越来越多。戚继光剿灭了倭寇,声威赫赫,在大明朝野之间,那是军神一般的人物,在大明朝的武将中,更是最顶尖的那几个人之一,甚至说是万历朝第一名将也不为过。张居正把他放到蓟镇,便可见对蓟镇的重视。

  蓟镇十二万多大军,加上士兵的家眷,以及附近的百姓的,数量何止数十万?这几十万近百万的人口,有近半数都居住在三屯营镇城附近。所以三屯营里头虽然驻扎了几万大军,但却并非是一座军城,而是一种极为繁华的大埠,论其繁华程度,比之巩昌府甚至都有过之。

  在镇城之外还有许多村镇,宛如群星拱月一般拱卫着这座城池。

  繁华的城市,破烂的城墙,拥挤不堪的街道,交织在一起,给人一种非常怪异的感觉。

  三屯营之所以会被选定为蓟镇的治所,就是因为此地交通极为便利,四通八达,往东南西北去的道路都有,而且都是比较好走的道。

  闻安臣带人到达去往三屯营镇城的路口的时候,就碰到了守在这里的蓟镇军官。路口放了张桌子,后头坐了个军官,旁边站着几个士兵。那军官一瞧见闻安臣等人的装束,顿时便是眼睛一亮,冲着他们高声叫到:“可是来蓟镇的夫子么?”

  闻安臣颔首道:“正是在下,乃是自陕西布政使司巩昌府秦州而来。”

  那军官站起身来围着队伍走了一圈,便道:“一百五十名民夫?”

  闻安臣暗暗惊诧于他的眼力,点头道:“正是。”

  那军官问道:“路上死了多少呀?出发的时候得有二百来人吧,?”

  在他想来,二百余人中,死在路上约莫有四五十个,死亡率为两三成,这已经是一个非常小的比例了。要知道,别的州县过来的队伍,在来的路上死了超过一半儿的都有。

  闻安臣淡淡一笑:“来的时候便只有这些。”

  “什么?”

  那军官瞪大了眼睛,音量陡然也提高了许多,瞪着闻安臣道:“你可别唬我,怎么可能路上一个人都没死?”

  闻安臣笑了笑,不卑不亢道:“在下并未说谎,您若是不信,大可以问一下他们。”

  那军官果然不信,立刻从民夫队伍中随意抓出来几个人询问了一番。结果令他诧异的是,所有民夫回答的答案都是一致的,那就是路上确实一个人都没死。至于问起来为什么,民夫们回答的也都大同小异,无非便是闻安臣的路上用的那一套法子。

  \t

  。

  请收藏:https://m.lrxs8.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