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九十一章:工业状况_唯一战胜国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随着铁路在各沿海港口城市开设起来,随着建设起来的就是造船厂,在造船方面以福州马尾为中心,此时正向各港口扩张。

  由于贷款了大笔资金,所以各造船厂一竣工,马上就有大量的订单。

  现在华东几个沿海省份的造船行业就是外国佬不下订单,就自己下订单,反正自己也需要船。

  渔船、客船、货船、运煤船、油轮等船只都可以造,新成立起来的华东渔业公司和华东远洋渔业公司就需要大量的渔船。

  华东远洋运输公司也需要大量货船。

  华东远洋运输公司的货船并不是主要用于揽载各种国际运输,而是主要用于华东自治各省工厂所需的原材料运输,以及运输运输中国的出口商品。

  主持华东船舶制造公司的王成义其实心里有些隐忧,造这么多船,会不会出现巨额亏损?

  他的担忧也不是没有道理的,毕竟现在这样不计代价的迅猛发展,以当前的市场环境来说,根本没办法收回投资。

  虽然说造出的船是自己买去的,但显然很快就会达到极限了。到时候资金链一断裂,后果是很恐怖的。

  只是委员长的坚持,王成义只能照办了。

  对于委员长这种发展造船业的热情,王成义即高兴,也感觉有些热情过度了。

  当然,如果王成义知道一战爆发后的情况,他就不会这么认为了。

  夏钧之所以拨出大笔资金来维持自己的造船业运转,就是为了一战做准备,只要现在的造船业能够维持运转,一战时绝对能狠狠赚上一笔。

  从年初开始,各造船厂的造船工人此时就在曰夜加点的工作,目前已经早出了很多小吨位船只。

  这些小吨位船只的畅销倒是让王成义略微松了口气,因为这些小吨位船只很是先进,成本也不比洋人造的高,因此在国际上的销量很好。

  在小吨位船只上,中国造船业开始逐步走向老大的位置,成为中国造船业的优势产业,越来越多的订单已经从全球各个国家发来。

  至于大吨位货船,现在刚造出几艘,名气还没打响,因此并没有在国际上接到什么订单,只有华东远洋运输公司的订单接了一堆。

  造船技校和航海技校也蓬勃发展,这两所学校都从国外请了洋人来教学,学生招收了许多。

  在庞大的资金注入,以及夏钧在兑换平台上购买技术的背景下,中国造船业开始呈现出飞速的增长和发展。

  这种发展让王成义看得有些心惊胆战,毕竟爬得越高,摔得越惨。在夏钧的坚持下,这种飞速增长还在持续。

  王成义翻开账簿算了起来,以当前造船方面分到的三千万英镑来算,按照这种加班加点的制造速度,做多只能维持到九月份,到时候资金就差不多见底了。

  到时候若想要继续维持,就得靠华东银行和中国商业银行支

  请收藏:https://m.lrxs8.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