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一百四十二集 九姓的效应_红楼之磨石为玉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汉将归来虏塞空,旌旗初下玉关东。高提战马三千匹,落日平原秋草中。

  李修满意的看着自己刷的大字,问左右之人:“本督写的如何?”

  没有想象中的阿谀奉承,也没人说什么玉关二字和这里不符。只有一个女孩的声音嗤笑了一声:“唐戎昱的诗,您何时才能写一首自己的。”

  李修讨个没趣,瞪了一眼说风凉话的都督府录事妙玉,把毛笔背在身后踏进了夷播城,这是他一路北上攻下的第六个城镇,也是第六个汉家故土。

  夷播城外有湖,称为夷播湖。原本是条界湖,丢了之后被改名叫做巴尔喀什湖。一湖两水西淡东咸,堪称一景。

  汉在此立城,李修想起历史课本上好像只是提了这一句。后续是一八六四年中俄签订条约,此地弃之。

  嗯~~~又是那些脑袋上有通天纹的人干的好事。

  走了几步,心里不爽,又转身回去,把城墙上那句玉关东划掉,在旁边写下了夷播湖三个字。默默念了几遍,觉得还算通,把毛笔还给了妙玉,随着进城的大军踏进了此座汉家城池。

  自碎叶城到夷播城,李修的北伐胜利结束,收复故关六座,湖泊两处,金矿、煤矿、铜矿等等若干。

  基本上完成了原本安西都护府北方的版图,当然,现在是他条支都督府的版图。妙玉跟着他过来一是本身职责所在,最主要的是,她暗暗选好了此地为将来的栖身之所。不为别的,就是离着碎叶城不远不近,还能守着这么大的一个海子。

  内陆人没见过大海,大一点的湖泊全都叫海。

  嫌弃的看了一眼李修题在残破城墙上的字,就不能好好写一首自己做的诗吗?你六岁都会孩儿立志出乡关,十八岁写下了我自横刀向天笑。怎么都二十了,反而写不出来了呢?

  还不能给他擦了,怎么说也是个持节的大都督,又是自己将来的男人,这点面子还是给了他吧。

  李修不觉得这有什么不好,想起哪首就写哪首,被人认出来了就说句抄录,比挖空心思背诗轻松自如。

  再者说,他是理科生,高考前背的那些诗词,早就被青海里皮彭,探丹阳妇奶所替代了,能记起来的大都是三百首之内的熟篇。

  就刚才那首《塞下曲》,他也是只知其诗文,并不知何人所做。

  李修为什么这么拼命,昭武九国给闹的。

  黛玉和他将在来年的春天完婚,李守中夫妇和林如海已经护送着皇后的一架凤辇上了路,本来也是有这个心思,更因为此计破了太上封赏之策,堪堪便宜了李修。

  怎么说呢,都督也有大小之分,更有持节之分。李修是本朝唯一一个持节的都督,他已经和五军都督府的各位爵爷在职务上平起平坐了。

  持节,就是假节钺的意思,他代表着皇上驻守一方。要不是现在闹着二圣临

  请收藏:https://m.lrxs8.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