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第12章 质书救邻_举汉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始终难以接受。

  “和人命相比,区区一些书籍算得了什么。”刘景表现得无比洒脱,目光湛湛有神,道:“嫂子,你最近不是正在读《易书》吗,《易书》上说:“天道无亲,常与善人。”无情的上苍也会眷顾行善之人。《诗经》有云:“显允君子,莫不令德。”我思慕上古的君子,也想有一个美好的名声。”

  赖慈闻言感慨万千,一脸欣慰道:“仲达,你既有出众的才华,又有高尚的品行,日后一定能够光大刘家门楣,嫂子为你感到骄傲。”

  “你既然心中早有决定,还来问我们作甚!”继母张氏心意难平,起身拂袖而去,屏风后的刘和、刘饶被撞个正着,少不了挨了一通训斥。

  赖慈暗暗摇头,对刘景轻声道:“仲达,阿姑只是一时想不开,你别往心里去。”

  刘景点点头道:“嫂子,这个我省得。”

  将赖慈送回寝室,刘景提着灯去前院找宋谷,告知明天暂时休息一天,驾车载他去郡城临湘。宋谷憨厚老实,又全家蒙受刘景大恩,郎君说怎么做他就怎么做。

  之后刘景来到书库,开始整理从襄阳带回来的书籍。有些是不能拿去抵押的,如宋忠的《周易注》,有些则可以,如王逸注解的《楚辞章句》、蔡邕镌刻的《熹平石经》。

  所谓《熹平石经》,指的是熹平四年(公元175年),先后将《诗经》、《尚书》、《礼》、《易》、《春秋》五经,并《公羊》、《论语》二传,共七部经典刻于四十六块石碑之上,字体俱为隶书,出于议郎蔡邕等人之手。

  立碑之日,其观视及摹写者,车乘每日多达一千余辆,填塞街陌,盛况空前。可惜如此传世之作,历经董卓之乱,多有损毁。

  《熹平石经》因为都是原本,并无名家注解,珍贵之处在于校正经文,也在于蔡邕书丹,刘景转摹了《尚书》、《论语》二书,此二书拿出一本即可,刘景没有犹豫,直接选了《论语》。

  《楚辞章句》、《熹平石经》《论语》,再添一些史籍、杂书,就差不多足够了。

  请收藏:https://m.lrxs8.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