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七十七章 寿春之战(五)_吴主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鲁肃等人,按照位次坐下后,刚刚暂停的议事再度开始。

  孙策先是将最新得到的几个好消息相告之,接着道:“我大军绕过寿春,开始集结,由水路西行,准备往颍水而上后,曹营之内,不出所料,亦是趁势调动,尤其北岸水军,多有乘船备战之态。而根据斥候所探,曹操已亲至北岸敌军之内。

  可见其中决策,乃是曹操亲自安排。

  曹营这般动作,正合我意,但其中防范不可减,往淮水上游行军亦不可止。

  若是曹营从后来袭,我等对战之外,也可借势表现出一定颓势……”

  倾听吴侯之谋划,坐于前侧的鲁肃,大脑急速转动,心中大为认可。

  昨天一夜南撤的时间里,他有详细复盘过,面对江东变动,曹军会不会主动出击,而中吴侯之计。现在看来,曹营最终还是决定不再待战了。最大的可能,即颍川出现了变故!

  而颍川之变故,为江东所探,也只有一人能做到,那就是前豫州牧刘备。

  知己知彼,只要把握住曹营紧迫心理,江东如此这般逼迫,战情将顺利为吴侯所言般,曹操人马不得不前后阻之。而战场,也将如吴侯之料,从江东不擅长之步卒战事,让曹营被动转向水战。

  也不是所有人,对江东接下来将要应对的局面,充满信心。

  特别是在得闻曹操已至淮北大营后,以前为曹操追剿,不得不退守山林躲避的雷绪、梅乾等原袁术部将,多少有些担忧。

  孙策将众将表情看在眼里,见方归营的鲁肃,呈现沉思之态,随之道:“既然做出北进之态,大军主力于今日,除过留守钟离、下蔡等要城步卒外,当全部撤离南岸,做出由水路进取汝阴一线的姿态……于此中部署,子敬可还有建议?”

  鲁肃起身道:“君侯之谋划,极佳。肃以为,往汝阴的入江口之地,以其地形位置,敌军水师部,多半会于此战之!大军防范待战之外,且必胜之,可再度回往寿春方向,于敌错觉之间,之后再继续杀向汝阴。而吾等江东水师之利,如此行军,足可借水师船只优势,让敌军疲以应对。

  即于第三次调转寿春之事,于肃看去,当是大军同曹军决战之时!”

  孙策原本是想借此,将曹操人马全数引出来,杀出一个回马枪,进而掌控战场主动权。但鲁肃之补充,可以用“三渡淮水,四绕寿春”总结之。

  其中妙思,可谓之风险和利益共存。

  其话落,韩当、虞翻、张温等人,全都议论起来。

  而那颍水汇入淮水的入江口,又名颍口。

  《晋书·姚泓载记》:东晋末,刘裕伐姚泓,“泓将王荀生以漆丘降(王)镇恶,徐州刺史姚掌以项城降(檀)道济,王师遂入颍口”。

  于时下,颍口作为北入颍川,兵进许都的重要渡口,曹营自会大加布防。

  请收藏:https://m.lrxs8.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