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肩挑抗战煤炭与石油重任的孙越崎]孙越崎和江的关系_快神秘乳胶衣脱不下 [神秘的古衣(中)]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一中国当代工矿业的泰斗,中国当代煤炭工业、石油工业的一代宗师,抗战时期就驰名中外的“煤炭与石油大王”孙越崎,1893年出生在浙江绍兴,原名孙毓麒,为什么改名呢?原来,他青年时代受业于复旦公学。时逢袁世凯屈服于日本帝国主义的压力,签订了丧权辱国的“二十一条”不平等条约,举国忧愤,定“五九”为国耻日,以志不忘国仇。孙毓麒鉴于有亡国之忧,前途崎岖,因改名越崎,务使中国越过崎岖而达康庄。

  他决心走实业救国之路,在复旦公学毕业后,考入天津北洋大学矿冶科,立志为开采祖国地下宝藏献身。不料,在五四运动期间,他作为北洋大学学生会会长,满怀爱国激情,积极参与发动组织天津学生罢课游行,直接同直隶省长曹锐进行面对面的斗争,被校方开除学籍。后幸得蔡元培的帮助,转入北京大学矿冶系。

  北大毕业,孙越崎便开始了开创发展中国现代化能源工业的历程。1924年应聘到吉林省创办穆棱煤矿,任矿务工程师,一千六年,其规模在北满首届一指。当时,北京地质调查所长翁文灏到矿调查,见到这位年轻有为的工程师,十分赞赏,回所后致电孙越崎,推荐他为河北井陉煤矿总工程师。孙因要出国深造,未能答应。

  孙越崎于1929年秋去美国斯坦福大学矿科研究生院学习。他去深造不是为了取得硕士、博士学位,而是要学得本事回国办矿。所以,他选学的课程都是自己在实践中感到不足的科目。毕业后又到纽约哥伦比亚大学研究生院学习半年,目的是去参观美国东部煤矿的生产建设过程。回国前又到英、法、德各国参观学习了各种类型的大小煤矿,历时半年,于1932年秋经苏联回国。

  当时他的家住在日寇铁蹄蹂躏下的哈尔滨,去国三年,回来却忽然成了亡国奴。他悲愤难抑,在家住了不到20天,就离家乘车搭船到了北平。

  这年底经翁文灏介绍,孙越崎参加了在南京建立的国防设计委员会,即后来的资源委员会,担任陕北石油探勘处处长。由上海定购钻机二台,转辗运往陕北延长、延川一带,勘探石油矿。发现石油不多,没有工业开采价值,又应翁文灏之邀,去河南焦作担任中福煤矿总工程师。中福煤矿公司是由中国人办的中原煤矿公司和英国人办的福公司联合组成,董事长翁文灏。当时“中福”面临倒闭。他去后不几年光景,便起死回生,迅速好转。接着他继任总经理,产销两旺,年产量高达上百万吨。打开了焦作无烟煤在华北、华中一带的市场。

  可是,好景不长,七七事变后,日军大举入侵我华北,河南告急,中福煤矿眼看即将落到日寇之手,上上下下,人

  请收藏:https://m.lrxs8.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