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35章 天下百姓只是粗安(求追读)_朕非汉废帝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35章天下百姓只是粗安(求追读)

  刘贺不知不觉在孟班的这木器坊里呆了将近两刻钟的时间。

  当他穿过街道,回到马车旁边的时候,戴宗等得已经有一些着急了。

  戴宗看到刘贺的脸色阴沉,以为刘贺是在木器坊里受了什么气,连忙迎上来问道:“门下,有什么不顺的吗,要不要下吏出马?”

  “不用,上车,出城再说。”说罢就上了马车。

  戴宗也不敢多问,也跟着跳上了马车。

  大约一刻钟以后,马车就穿过了北城门,来到了城外。

  北城外和北城内遍布着百姓聚居的闾巷,除了有一堵北墙算是分界线之外,两者并没有太多的区别。

  而北城外的这片闾巷甚至比城内的闾巷更宽,但是因为是自由发展起来的,难免有一些杂乱。

  而且城外也没有专门的市,做小生意的商贩随处可见,非常繁华。

  在这个时代,商品经济已经有了初步的发展,虽然以物易物的情况仍然存在,但是货币已经成了主要的支付手段。

  尤其是汉武帝推行的五铢钱,质量上乘,币值稳定,不易剪削,非常受老百姓的欢迎。

  如果非要说有什么缺点的话,那就太重了一些,不易携带。

  而官吏们的俸禄即可以领取粟,也可以直接领取钱,并没有太多的限制。

  商品物价关系着每一个百姓的生活,而且也能从商品价格波动的情况了解到整个大汉的情况:对于不能随意离开昌邑国的刘贺来说,这也是一种获取信息的重要手段。

  因为北城外的闾巷更加杂乱无章,所以戴宗不得不放慢了马车的速度,这倒也方便刘贺指示他随时下车去询问各种商品的物价。

  “门下,那家粮肆里的粟现在是一百五十钱一斛。”

  “现在正是青黄不接的时候,涨了五十钱倒也不算贵,看来周边的几个郡国还算风调雨顺。”

  “门下,羊羔二百钱一头,狗一百五十钱一条。”

  “这卖的应该是喂了三个月的中羊,羊崽子一百钱就足够了,百姓生活尚可,否则人都吃不饱,哪里有时间去伺弄这些畜牲想着吃肉呢?”

  百姓的生活尚可,但是那光着脚的孩童,那面有菜色的脸庞,那污水横流的街道,那麻布衣服上的补丁……都让刘贺的眼睛有一些刺痛。

  然而,这已经是没有天灾也没有人祸的平安年份了。

  这种“粗安”是脆弱的,不要说是突然的爆发的战乱,也许就是由一场暴雨带来的洪水也会让无数百姓的生活彻底跌入谷底。

  刘贺觉得,这大汉的百姓,配得上更好的生活。

  马车穿过北城外的这些热闹又混乱的闾巷之后,人烟就逐渐变得稀少起来了。这个时候,刘贺才把刚才在孟班的木器坊里问到的事情一一告诉了戴宗。

  当刘贺说到昌邑县工官要求各个木器坊缴纳一笔固

  请收藏:https://m.lrxs8.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