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58章 追赶的六院_让你造拖拉机,你去造火箭?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58章追赶的六院

  “如果钱老都这么说的话那我实在是太高兴了,H1航天飞机当然和过去不一样,每次发射的成本很低,而且最短一周就能进行一次发射,通常半个月一次,按一次6个人算,今年送五十个人上去都没问题。

  可惜新远的专业航天员只有邓磊算一位,指令长还是得需要优秀的专业人士才行;甚至理应配两名专业航天员,指令长和副指令长都要有熟悉航天飞机操纵的能力。”

  “那么多啊!”李队长很是感慨,航天局到现在10年间也就5次载人发射任务,所以航天员队伍人才那么少。

  就这不到三十个人,想上天机会都很少,说不定有人可能退役都不会靠近太空,这是多么可惜啊!

  要是有航天飞机,想必每个人都是有机会,不用一次次擦肩而过了吧?

  不知道是不是感慨太多,李队长突然说道:

  “不瞒你说,上周啊我还去了乌兰哈山基地,你们不是为了方便还放了台模拟舱在那边吗?我不仅去看了H1,还去实地驾驶了一番,说实话这可比坐在飞船里有感觉多了,我想驾驶它穿过大气层的时候才能真正感受到身上肩负的使命感。”

  林炬心中一动,他从这句话中嗅到了不仅仅是感慨的意味。

  “李伟队长,新远已经获得了参与国家航天工程的资格,如果载人航天工程也算在里面,那么新远也有能力有信心送大队的航天员上太空,增加我们的航天经验。”

  “这……应该也是算的。”

  林炬走出训练中心时,感觉到肩膀上都沉重了许多。

  下午训练休息的时候他见到了航天员大队的大部分成员,透露出了新远有参与载人航天工程,并短时间内送大量乘员上天的能力。

  那一刻,预备队员们虽然都没什么动作,但眼睛里仿佛有炽热的太阳在燃烧。

  谁不想飞上300公里高的太空呢?长达十年的训练,难道不就是为了那一天吗?

  ……

  航天交流会结束,流出的只有几张照片和经过精心审核的文字报道。

  官方媒体对这类非正式会议也就提了一下,但各类娱乐媒体可是疯狂转发。

  为什么他们会愿意来转发?因为有热点啊。

  从新远二号到新远四号火箭,一听参数:一万五千吨、世界最大;

  H1航天飞机、H2航天飞机、核热火箭发动机,更是再明显不过的炒作热点。

  况且新远都帮你想好怎么吹了,又是超级空间站,核动力飞船登陆火星,技术比阿美先进一百倍等等乱七八糟的,足够写十几篇报道。

  自2010年起,各种阴谋论、猜想、震惊的标题就已经开始流行于传播学,很快就出现了:

  “林厂长力战马一龙:一年之内登陆火星”

  “国产核动力飞船发动机:一秒消耗燃料不到一勺!”

  “液氧

  请收藏:https://m.lrxs8.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