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508章 星夜_让你造拖拉机,你去造火箭?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508章星夜

  B级基地。

  一架C810在夜色中着陆在跑道上,飞机刚刚停稳外翻的舷梯就展开来,林炬直接从舷梯的中部跳了下去,迫不及待地感受着基地坚实的地面。

  还是自家地盘好,在京城的时候捣乱太多,提前润回来比较稳妥。

  基地的灯光永远不会熄灭,路灯让任何死角都无处隐藏,隐蔽的角落里还有机器人在站岗执勤,守卫着这里的安全。

  虽然职员都已经下班,但基地内部依然繁忙,OGAS2.0改造已经基本完成,大部分环节都可以进行24小时无人作业。

  林炬现在就看着一辆无人平板运输车将一个几乎比绝大部分厂房还高的巨型圆柱体横着拖运出来,通过手机连接基地的智能管理系统,他才知道这个庞然大物就是新远四号火箭的测试用样箭芯一级。

  新远四号火箭设计难度可不小,作为起飞质量15000吨、被基地称为“化学引擎最后荣光”的超级火箭,其整个设计思路都与常规火箭完全不同。

  其芯一级贮罐直径18米,高度95米,需要加注1200万升液氢和440万升液氧,也就是约6000吨氢氧燃料,二级直径相同,高度40米,加注燃料3600吨,在搭载载荷后高度来到了200米以上,将一举成为人类最高的火箭,芯级净重就在10000吨出头。

  原定的14米直径直接被推翻,因为这样的话长径比就过大接近20,导致严重的强度和重心问题。

  谢廖夫本来还打算直接上24米超大直径箭体进一步降低高度,但又不得不考虑吊装的其他问题只能作罢,其实18米直径都已经突破了安1250的运载能力,只能通过水运。

  现在设想的运输方案得先把基地入口拆掉一片,然后在最近的长江支流架设浮动码头把箭体装上半潜船,一路走长江水运到琼州,再在那里建造海上发射台进行发射。

  陆地发射不仅仅要考虑如何挪动箭体,就连燃料加注都十分麻烦,一个发射工位的燃料罐根本就不够,只能在海上发射时通过燃料船加注。

  最后就是考虑到起飞时四个助推器加上芯级共22000吨推力产生的动静问题,到时候恐怕得提前拆除周围五公里半径的所有玻璃免得震碎。

  现在为航天口生产液氢的厂家已经在准备扩产了,新远四号火箭的标准液氢加注量高达1400吨,一次发射的液氢储备量至少得2500吨以上,液氢厂家还在等新远生产的零蒸发超高压球形液氢贮罐,否则想攒都不行。

  基地的计划是在本月完成新远四号的样箭测试,但第一枚火箭的箭体已经在生产中预计10月中旬下线,11月运到琼州等待发射XH-40的首飞任务。

  现在这枚运往样箭测试厂房的

  请收藏:https://m.lrxs8.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