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368章 试卷_大明:我为天下师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368章试卷

  转眼又是月余过去,朱元璋似乎是预感大限将至,早早对诸多事情做了安排,而这些事情现在也一件件的开始推进起来。

  工政司衙门官员的人选最终都确定下来,吏部的詹辉作为衙门主官统筹所有事务,而许良这个工部侍郎更是里面不可或缺的核心官员,除此之外就是礼部,刑部,户部,兵部皆委派各自部门的官员进驻。

  这些官员官职高低不一,进入衙门也算不上特别重要的角色,主要的作用就是和六部进行事务对接,工政司这般出台的一些政策和措施,肯定会有和六部冲突的时候,那个时候就需要这些官员去进行协调了。

  而除了这个事情,另外比较重要的就是海外封藩的推进了。

  不管诸王愿意还是不愿意,最终他们都是各自给自己选择了封国之地,自此之后关于他们出海的各种事情就已经开始进行筹划了,大明东南的几大船坞全力开动建设船只,除此之外朝廷还对民间的大小船只进行了收购,以此满足几个藩王即将到来的出海需求。

  他们的船队不说要弄得多么浩大,至少要承载一万人是肯定要的,人太少的话真的登陆上去说不定真要翻车,到时候连对付土民的人手都不够那就闹笑话了。

  至少先要运送足够的士兵和一些读书人过去,先站稳脚跟搞搞建设,然后才能想着跑马圈地建城建国的事情。

  这样一支船队规模就不算小了,更不要说一下子就要弄四支,这都快抵得上郑和船队最巅峰时候规模的两倍了,如果不是京城搞工业让朝廷现在挣了不少钱,恐怕要筹备起来真不是容易事情。

  但不管怎么说这个事情还是顺利开展起来,预计一年多的时间就可以正式组织出海了。

  这么大的事情当然瞒不过朝廷,很快封藩政策更改的消息就传的满城风雨,谁能想到最终决定对封藩政策动手的人就是朱元璋自己呢。

  对于这个事情朝野上下所有人都是一个态度,那就是支持!

  朱元璋重开分封制本身就是逆历史潮流,没有官员会支持这样的决策,只不过是当年反对朱元璋的陈怀义最后被雷霆手段处死,这才吓得其他官员全都闭了嘴,但这并不代表他们就认同这个事情了。

  藩王不削迟早要成中央王朝的心腹大患,他们本以为这个事情会拖到朱标主政的时候才会解决,没想到来的这么快,而且一来就来了这么大的。

  海外分封那是说的好听,谁都知道这是流放了,诸王完全是被作为朝廷出海的先头兵踢出去的。

  虽然这个事情对藩王们来说肯定不好受,但是对于朝廷而言这就是天大的好消息,大家一直担心的藩王问题现在终于被解决了,这件事也让朝野对许良的风评算是好了不少。

  不管学术和立场上的冲突,

  请收藏:https://m.lrxs8.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