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67章 不同的回答_大明:家祖朱重八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的人,哪能担负起守卫边塞要地之重任。”

  “孙儿看邸报说,扬州指挥使单寿临阵脱逃,导致泰州剿寇大败,死伤无数。”

  “但凡能熟练骑射,知晓军令如山,又何至于此。”

  文臣抓住武将的把柄,只顾拼力挤兑。

  哪顾得上,往这方面想。

  也就是朱标,刚刚和老朱提过一嘴。

  “可有解决之法?”

  对于这个问题,老朱和朱标心中或许已有想法,但却并未来得及相互交流。

  朱允熥沉着冷静,顿了一下,这才道:“检阅最为简单,承袭爵位的,必须得由五军都督府检阅之后,方可承袭。”

  “不能骑射的,虽授职只给半俸。”

  “三年之后,再次校阅,依旧不能骑射的,夺爵为军。”

  “法令严苛,勋戚自会督促于自家子弟勤于练习。”“三年期限,足显朝廷宽容。”

  “以此类推,指挥使,佥事,同知,甚至于千户百户都要校阅。”

  “对于他们的要求可适当放松,凡有不合格者,只能为军,不能为将。”

  “三年之后,依旧不合格,不得再承父兄之职。”

  “将来在军中,发展成哪样,一切需从零开始。”

  “若有本事,自己能摸爬滚打出来,封爵都行。”

  “除此之外,隔期还要进行勋戚武将子弟的比试,御令专人参加,获胜者发专有奖励,如腰带之类。”

  “这样一来,就可把除袭爵之外的,其他勋戚子弟的训练激情也一并调动起来了。”

  “毕竟将来的将来,朝廷用兵地方会越来越少,没了建功立业的机会,家里的爵位嫡兄承袭,他们苦练骑射又有何意义,只剩饮酒享乐,虚度人生混日子了。”

  “一时没用用兵之处,不代表永远不会用,那些人若都去提笼遛鸟,一旦有战,抓瞎的就会是朝廷。”

  朱允熥洋洋洒洒说了一大堆,老朱和朱标均迟迟没开口。

  他们就是心中有了些想法,还没来得及整理归纳。

  这才多大一会儿功夫,朱允熥便都想明白了?

  若说朱允熥像朱允炆那样,是有人教授的。

  可朱允熥身边,都是些武将。

  那些人领兵成,哪有这个头脑。

  再者说了,这法令从根本上是要触动武将利益的。

  没有谁,会挖自个儿墙角的吧?

  “你何时开始想的?”

  朱标捋清之后,率先发问。

  “今天知道十八叔和沐晟他们打架之后,回宫的路上儿子就开始想了。”

  “黑发不知勤学早,正是精进自己的年纪,却整天游手好闲,荒废光阴。不说他们都拿着朝廷俸禄,就是普通百姓家的子弟,人人都像他们那样,整天啥都不干,国家也会因此停滞不前。”

  “少年强,则国强,一个国家的少年若不知努力,那国家如何发展,千百年来,不正是因为有一代又一代人的不懈努力,才有了今天文明的辉煌。”

  请收藏:https://m.lrxs8.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