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684章 不出问题不就行了?_大国院士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学者来进行联合审稿。

  正常来说,一个领域安排两名学者进行审核对比是比较合理的,可以防止单人审核时出现问题。

  而他手中P=NP?猜想的主核心难题,涉及了数论、代数、计算机、复杂性理论、算法设计等多个复杂的领域,可以说很难找到合适的人选来进行审稿。

  “数学领域的话,阿兰·孔涅教授和发明了椭曲线分解因子的伦斯特拉教授可以试着邀请一下,另外徐川教授或许也可以试试,只是不知道他最近在做什么.”

  办公室中,卡米洛·德·莱利斯望着手中的论文自言自语着,挑选着审核这篇论文的合适人选。

  大正整数因子的多项式分解难题是P=NP?猜想的核心之一,虽然从理论上来说它还是更偏向于数学一点的。

  但从他手中论文中的内容来看,其核心思路应用了大量的二次筛因子分解法和多项式函数算法。

  而精通这一领域的顶尖学者,大部分都聚集在计算机领域,并非数学界。

  遗憾的是,《数学年刊》对于计算机数学领域的审稿并不是很多,如果不是投稿者也出自普林斯顿大学的话,这篇论文其实投给《米国工业和应用数学学会SIAMReview》会更好一点。

  尽管它并不非四大数学期刊,但在“应用数学和计算科学”领域,《SIAMReview》连续10年排名第一,是这一领域公认的最权威的数学期刊。

  当然,送到手上的论文,还是这种顶级的论文,卡米洛·德·莱利斯教授没道理送出去。

  审核论文的教授虽然难找,但相对比一篇七大千禧年难题级别的论文来说全都不是事。

  正在这时,办公室大门被人敲了两下后推开了。

  走进来的是普林斯顿大学数学系的主任查尔斯·路易斯·费弗曼。

  看到他的到来,卡米洛眼前一亮,他快速的开口道:“费弗曼,你来的正好,我这里有一篇论文需要挑选合适的审稿人,你帮忙看看。”

  接过卡米洛递过来的论文,费弗曼看了一眼,没什么意外的重新放回了桌上。

  最近数学界最为火热的讨论,就是和这个有关的,他自然知道,而且投稿者他也认识。

  “大正整数因子的多项式分解难题的证明,这是纯数学和计算机数学交织的领域,你从这两个领域中挑选合适的教授好了。”

  微微停顿了一下,他继续道:“不过在邀请审稿时,记得避开数学系的安吉利斯·比斯利和华国的徐川教授这两人。”

  闻言,卡米洛有些疑惑的看向费弗曼。

  避开前者他倒是知道,安吉利斯·比斯利是普林斯顿的数学教授,也是他手中论文投稿者的导师。

  按照审稿原则,他不可能邀请安吉利斯·比斯利教授来进行审稿,尽管他在计算机数学也是顶尖的大牛

  请收藏:https://m.lrxs8.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