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六十一章 准备夏收_逆流1978从生产队开始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察之后,就有不少人跟楚江河约定好了,只要今年秋天小猪崽一出来,他们就拉走。

  饲料他们也要,他们算是明白了,这饲料还真的是好东西,要是自己家来喂,还真不一定有这般效果。

  还好这小猪崽跟饲料都能用粮食来换,要是让他们拿真金白银的话,囊中羞涩的他们还真的掏不出来。

  听楚江河给他们介绍的时候,说这养猪场的管理一定要仔细,各个方面都要注意到,否则到时候发生疫病,他们想哭都没地方哭去。

  没有大规模养殖经验的他们,心中只有一个想法:不明觉厉。

  以前他们还觉得这养猪嘛,小猪崽有了,饲料也有了,那不就剩下按时投喂就行了,是个人就能干的活。

  没想到这里面还有这么多道道,真的是领教了。

  还有人传来消息,说别的村子也已经搞起了养猪场,规模虽没有小河村的大,但也支起了架子,扬言要跟小河村打打擂台。

  楚江河对此一笑置之,浑不在意。

  还真不是楚江河看不起他们,搭个草台班子就敢唱大戏了?

  搞笑!

  咱这边有专业人士,放到梨园行里,那叫“角儿”,所以才能唱得了这场大戏,还真以为是个人就能玩转养猪了?

  柳老实,那是咱老丈人,那可是“养猪世家”出身。

  宋连声,京城农业大学教授,正儿八经养猪界的泰山北斗,就是叫一声“猪祖宗”都不为过。

  有这两位在,楚江河才敢高枕无忧,时不时的偷偷懒。

  更别说小河村还手握“大杀器”,也就是宋连声送的饲料配方。

  小河村实行的是科学养猪,讲究的是最佳的料肉比,对方那些人就算是把猪养起来,这成本上也根本没办法与小河村比。

  到时候让他们见识见识,为什么说科学技术才是第一生产力。

  所以对于那些扬言要跟小河村打擂台的,楚江河连问都懒得问。

  因为此时已经进入6月,天气炎热起来,芒种前后小河村有大事要忙,那就是夏收!

  小河村是种的冬小麦,10月份播种,来年的67月份收割。

  这可是关系到今年小麦的收成,丝毫马虎不得。

  小河村在发展砖厂和养猪场的时候,也没忘了农业生产。

  如今各家各户都有在厂里上工的人,楚江河早就对他们说了,如果有谁的家里因为在厂里上工而在农业生产上偷懒,那不好意思,在厂里上工的人就要换人。

  这也是变相的承包责任制,所以小河村的社员们在农业生产上也都不敢马虎。

  如今小河村地里庄稼的长势,看起来就跟往年不一样,当然这里面也有粪肥的功劳。

  小河村今年铁定丰收,就是麦子还没收完,不知道今年能增收多少。

  村里的学校为了配合夏收也放了麦假。

  此时北方农村的中小学一年有4个假期,除了寒暑假之外,还有麦假跟秋假。

  麦假顾名思义就是为了夏天收麦而来。

  因为此时的农村还完全没有实现机械化,大都是靠人力来的,人多力量大,所以教师和学生就要放假回家帮忙。

  提到夏收,还不得不提一句,抢收。

  麦子熟了一刻都不能等,不及时收割很可能就掉头爆粒,要是收麦遇到下雨天气,麦粒遇水也可能发芽发霉,不仅影响小麦品质还影响产量。

  认识十年的老书友给我推荐的追书app,!真特么好用,开车、睡前都靠这个朗读听书打发时间,这里可以下载】

  麦子熟了的这几天农村人格外关注天气变化,生怕遇到下雨的时候。

  如果天气突变,那就要抓紧时间进行抢收。

  楚江河也在默默祈祷,希望这几天会是个好的天气。

  M.3Qdu。首发最新。

  请收藏:https://m.lrxs8.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