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219章 舌战群臣,草原动荡_回到明朝当藩王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李原名任职礼部尚书多年,如今已经到了告老还乡的年纪。

  一向中庸保守的他,自然不会坐视汉夷杂居。

  “夷狄蛮横落后,若以后与我汉家子民生活在一起,岂不是一种倒退?”

  李原名拱手行礼道:“还请宁王殿下解答老臣心中疑惑!”

  朱权同样还礼,给足了对方的面子。

  “回想盛唐长安,胡汉杂居,兼并西域、吐蕃,一片欣欣向荣。”

  “长安更是成为天下中心,为数国家遣使来学习。贸易兴盛,国富民强,治安良好,夜不闭户,路不拾遗。”

  “再看弱宋,偏安一隅,并无胡汉杂居,却依旧被人灭亡!”

  “可见国家是否进步,乃当权者决定,并未胡汉杂居所致!”

  李原名身为礼部尚书,同样是牙尖嘴利之辈,岂能轻易被朱权辩倒?

  “宁王此言,乃自相矛盾!”

  李原名笑道:“既然殿下以唐朝举例,那老夫也以唐朝反驳!”

  “胡汉杂居能否让国家繁荣,暂且不表!”

  “非我族类,其心必异!殿下不见安史之乱乎?只因安禄山、史思明皆非我汉家子民!”

  听闻此言,已经有官员忍不住点头,提起安史之乱,那是每一个中原汉人不愿回忆的过去。

  “夷狄只会暂且臣服,却不会真心归顺,更不会承认是我中原子民!”

  李原名咄咄逼人道:“宁王年纪尚幼,不知人心险恶。”

  朱权大笑道:“自相矛盾的是李尚书你才对!”

  “安禄山、史思明造反不假,可麾下便都是胡人,没有汉人不成?”

  此言一出,李原名不知如何反驳,朱权朗声道:“平定安史之乱的名将,李光弼,高仙芝,哥舒翰,仆固怀恩皆是你口中的蛮夷。”

  “敢问李尚书,这又是为何?”

  李原名愕然,却听到朱权笑道:“晚唐时期,中原汉人黄巢、朱温造反朝廷,导致民不聊生!沙陀人李克用匡扶社稷,与贼斗争。”

  “夷狄之分,实乃谬论,不足道也!”

  朱权一锤定音,令李原名百口莫辩,所谓的民族对立,本就不成立。

  “父皇,十七弟所言甚是!”

  太子朱标接茬道:“您当年,不也百般劝降王保保,想让其为我大明效力么?”

  提起王保保,朱元璋也感慨万千,这样一位奇男子,却不能为朝廷所用!

  “老十七所言甚是!咱已经决定,接纳愿意入籍大明的蒙古人!”

  皇帝拍板,其他人莫敢不从,朱标更是带头直呼:“父皇英明!”

  老朱笑着看向朱权,问道:“老十七,还有何见解?直接告诉咱!”

  此时的洪武大帝,分明是个疯狂炫耀儿子的老父亲。

  可惜宁王殿下不自知,“父皇,不如早点退朝,让儿臣回去补个觉?”

  嗯?

  老朱嘴角抽搐,怒斥道:“给咱滚出奉天殿,回去补你的春秋大梦!”

  朱权也不气恼,

  请收藏:https://m.lrxs8.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