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436章 内陆_大明1805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国家在独立之后,原有的种植园经济基本没有发生变化,土地掌握在农场主的手中。

  第二次工业革命开始之后,大量的农业工人失去了原有的工作,不得不去城市寻找机会,所以这些国家就迅速完成了“城市化”。

  但是如果这些人在城市也找不到工作,那整个国家也就处于极度不稳定的状态了。

  南殷洲的很多国家的工业发展不起来,国家也没有土地分给找不到工作的工人,只能让这些人以待救济的状态生活在城市的贫民窟。

  美利坚和欧洲国家也有类似的情况,只不过是贫民窟规模大小略有不同而已。

  典型欧美社会的贫民窟,就是没有土地也当不了工人的人的聚集地。

  神州周边国家没有这种概念,因为神州国家大部分都完成了土地改革,工人找不到工作就会回到乡下当农民。

  朱靖垣曾经专门跟退休后的朱仲梁讨论过,表达过自己在这个方面的担忧。

  毕竟按照自己的亲身经历,想要把工商业发展起来的前提,都是先把土地给分下去。

  这是为工业化提供一个稳定的社会基础。

  从日本的明治维新,到南朝鲜的汉江奇迹,哪怕是光头这种玩意儿,跑路之后也不得不去搞了土地改革。

  当时朱仲梁的回答是,目前大明的工业发展,能够消化从多余的农业人口。

  如果真的出现了大规模的经济或者政治危机,出现了皇室和朝廷都已经无法应对和掌控的危急情况,皇帝可以选择在失业流民分田。

  然后朱靖垣就陡然反应过来,这个世界的大明是自发完成的工业化,而不是前世神州和周边国家那种以追赶者身份进入工业时代的。

  土地兼并与工业和与城市化,三者如果同步自发的完成,那结果确实就是大明现在的这种这种状态,原本历史上的德国、英国、法国等先发工业国家也是这种情况。

  不过大明与他们也有一个巨大的不同点,大明的土地确实完成了彻底的兼并,但是超过一半的部分都兼并到了皇室手中,皇帝可以在必要的时候选择分田。

  这实际上是皇室在有“先见之明”的情况下尝试额外留一手了。

  在朱仲梁看来,这是皇室手中的另一个底牌,危急时刻迅速稳定社会制度的底牌。

  但是朱靖垣担心,这田是皇帝说分就能分的吗?

  朱靖垣担心到了那种状态的时候,这种措施未必能够迅速的生效。

  所以能不去尝试还是不要尝试,能在城市解决的问题,就不要再牵扯到农村。

  平时就要小心翼翼的维持着整个社会的平衡和发展,防微杜渐。

  随着列车持续的西行,逐渐深入大明的内陆地区,路上遇到的城市规模开始明显缩小。

  朱靖垣也再次意识到,相对前世而言,这个世界的大明,对大陆内部并不重视。

  仁武朝的

  请收藏:https://m.lrxs8.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