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26章 基本演绎法_调教大唐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张元瞿一惊,借我的甚么东西?狄光嗣最清楚徐驰的小心思,将公案上的镇堂木递给了徐驰,道:“是这个么?”

  徐驰接过来,道了谢,这才把屁股放了下来。

  徐驰举起了镇堂木,重重一拍,“带嫌犯上堂”

  “啪!”

  两边衙役面面相觑,嫌犯在哪呀?

  坐在公堂左侧的卢振笑道:“诸位都在等候陈公子找出嫌犯呢,公子不先找出嫌犯,嫌犯岂能自己冒出来?”

  徐驰“嘿嘿”直笑:“冒出来了冒出来了。”徐驰一边笑着,一边站起来,踱到卢振旁边,说道:“长史大人,请借一步说话。”

  卢振丈二和尚摸不着头脑,公堂之上还犯得着说悄悄话么?但还是依言站起来,随徐驰往公堂中间走去。走到正中间,徐驰便不动了。卢振压低声音问道:“陈公子,何事?”

  陈公子拿手搭在卢振的肩膀上,也低声说:“长史大人到这儿稍稍站会儿,等一下就明白了。”说着,自己走回他的位子,坐了下来。

  坐安稳了的徐驰可没闲着,立马变了脸,镇堂木一拍:“大胆卢振,你可知罪?”

  一言既出,举座哗然。除开张元瞿、高林生、赵裕民等为数不多的几个知情者外,其他人都是大眼瞪小眼。认识和熟悉卢振的人暗暗思付:这陈三郎没吃错药罢,谁都有可能成为嫌犯,唯独卢振不可能。卢振已经是刺史府的老人了,和张元瞿刺史相交甚厚,会做这种伤天害理的事么?虽然坊间早有谣言,卢振乃是三大嫌疑人之一,但谣言毕竟是谣言,人们虽然以讹传讹,以谣传谣,但没人当真呀。这下好了,吃错了药的陈三郎却把谣言当成金科玉律了。

  作为当事人的卢振,对这位陈公子的一惊一乍,倒是习以为常了,抱拳笑道:“不知卢某何罪之有?请公子不吝赐教。”

  徐驰微笑着说:“卢大人沉得住气呀,我陈某也挺佩服你的。但是卢大人想过没有,陈某如果没有一点把握,敢拿卢大人开玩笑吗?卢大人堂堂朝廷五品大员,借陈某一个胆,陈某也不敢的。”

  卢振见陈秦煞有介事的样子,吃惊地道:“陈公子你当真的?我还以为是拿卢某人开玩笑呢。不过卢某提醒公子注意,公堂之上,最讲究推理与证据,倘使无凭无据,卢某虽不至于见怪,但上有王爷与刺史大人,下有临海百姓,陈公子岂不是见罪于诸位么?”

  “嘿嘿,嘿嘿,”徐驰的脸上又浮现出了猥琐的笑容:“你是要推理呢?还是要证据?我陈某不会冤枉一个好人,也不会放过一个坏人,我既然判定卢大人有罪,自然是有凭有据,绝不会信口开河。”

  公堂内外,人虽然多,已经打破了刺史府当堂断案围观人数的记录,但却是异常安静。审案的是个名不见经传、无官无职的毛头小

  请收藏:https://m.lrxs8.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